• 首页
  • 成人高考
  • 自学考试
  • 网络教育
  • 开放大学
  • 学历攻略
  • 学历问答
  • 学梯 > 学历攻略 > 自考攻略 > 正文

    自考教育学100个重要知识点总结 必备考点归纳

    姚东雪 2024-08-09 16:21:53

    自考教育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教育学类专业。现整理了100个教育学的重要知识点,自考生可以经常用来复习,争取快速通过考试。

    自考教育学100个重要知识点总结 必备考点归纳

    自考教育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1.关于“教育”一词的解释:“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2.从社会角度定义“教育”:(1)广义的教育: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又称“三结合教育”。(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综合社会和个体两种观点,把教育定义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4.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性,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

    5.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6.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其中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4)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7.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桥梁)。

    8.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中最基本的,也是决定性的矛盾。

    9.教育的功能:(1)根据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2)根据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根据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方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10.神话起源说:它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认为教育同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1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法国)和沛西·能(英国),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该学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而且存在于动物界,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该学说未能把人类教育活动与动物本能行为进行区分,否认人类教育的目的性与社会性。

    1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它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13.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学说):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凯洛夫。该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14.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教育具有自发性、广泛性、无阶级性和无等级性(平等性)。(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没有脱离生产劳动。(3)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主要是传递生产经验;教育方法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践中的模仿。

    15.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1)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阶级性。(3)等级性。(4)道统性。(5)专制性。(6)刻板性。(7)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16.古代中国的教育:(1)学校最早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初期一夏代。(2)西周时,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官学体系,教育内容为“六艺”,“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3)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稷下学官成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缩影。(4)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5)魏晋南北朝在选士方面实行“九品中正制”。(6)隋唐实行科举制,唐朝形成了完备的官学体系六学二馆(等级性)。(7)宋代产生程朱理学,“四书”“五经”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8)明代以后出现八股文,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9)直到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兴学校,1906年停止科举制。

    17.古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18.古埃及:有三种主要的学校形式,即官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文士学校是开设最多的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19.古代希腊:两种著名的奴隶社会教育体系,即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1)古代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2)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20.中世纪的西欧: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1)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各科都贯穿神学。(2)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21.近代社会的教育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公立化)。(2)教育的世俗化。(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法治化)。

    22.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地论述了终身教育。(2)教育的全民化(公共性)。(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国际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

    23.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教育观念现代化(前提)、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关键和核心)等。

    24.批判教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

    25.现代教育理论的新发展:(1)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等人提出的教学理论,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2)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3)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出版了《教学与发展》一书,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4)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法。(5)瑞士教育家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6)1970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7)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闻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其著作也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8)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其《教学过程最优化》中论述了其最优化教学理论。

    26.蔡元培的教育思想:(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①军国民教育。②实利主义教育。③公民道德教育。④世界观教育。⑤美感教育。(2)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①抱定宗旨,改变校风。②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③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④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3)教育独立思想:①教育经费独立。②教育行政独立。③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④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27.陈鹤琴的教育思想:(1)1923年,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室——鼓楼幼稚园。(2)“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主要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三部分。(3)“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

    28.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主要观点:(1)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论)。

    29.我国其他著名教育家:(1)黄......培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莫基人。(2)晏阳初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3)梁漱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认为中国的建设和问题归根结底是“乡村建设”。

    30.新课程改革的提出:200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3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32.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主要观点有:(1)论教育作用: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2)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3)论培养目标:培养“资人、君子”。(4)论教育内容:“仁”“礼”为核心(5)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6)论教学原则与方法:①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不以三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②因材施教。③巩固性原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7)教学过程:“学一思一行”相结合。“

    33.孟子的教育思想:(1)“性善论”。(2)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34.荀子的教育思想:(1)“性恶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2)他设定了教育目标的基本层次(贤能之士)和理想层次(圣人)。(3)他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即“闻一见一知一行”。(4)荀子强调尊师,曾提出“天地君亲师”的观点。

    35.墨家的教育思想:以墨子为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现在:(1)论教育作用,墨子提出了“人性素丝说”。(2)论培养目标,培养“贤士”或“兼士”。(3)教育内容的特色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4)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亲知”“闻知”“说知”,尤重视“说知”。

    36.道家的教育思想: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37.《学记》中的教育思想:(1)《学记》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及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2)其中论述的教育、教学原则有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学不躐等。(3)《学记》首先看到教育的社会政治作用,把教育视为政治的最佳手段,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思想。其次是它看到了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学记》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为喻,指出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8.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问答法亦称“产婆术”,分为三步:讽刺、助产术和定义。助产术体现启发诱导原则(西方最早提出者)。

    39.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其思想集中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中。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40.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著有《政治学》。他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41.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论著。

    42.1623年,英国科学家培根在其《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结合他对科学的分类,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培根针对演绎法的不足,创立了科学研究的“新工具”——归纳法。

    43.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主要观点有:(1)教育要适应自然。(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3)提出“泛智教育”,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如《世界图解》。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4)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因材施教、适应自然等)。

    44.卢梭的教育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倡导自然教育观和儿童本位观,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卢梭是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爱弥儿》。

    45.康德的教育思想:康德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他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代表作是《康德论教育》。

    46.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最著名的著作是《林哈德与葛笃德》。此外,他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47.洛克的教育思想:一方面,他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另一方面,主张绅士教育,认为应在家庭实施绅士教育,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代表作是《教育漫话》,“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均出自该著作。

    48.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年)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标志着规范(科学)教育学的建立,被认为是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故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主要观点有:(1)教育目的:教育基本目的分为两种,“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2)教学方法:明了、联合或联想、系统、方法,即所谓的“四段教学法”。他的学生又将其发展成“五段教学法”,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与运用,

    (3)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4)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

    49.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新三中心论”的观点,即儿童(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反映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主要观点有:(1)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后引申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2)教育无目的论。(3)五步教学法:困难一问题一假设—验证一结论。(4)“从做中学”。

    50.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

    51.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代表作分别是《民主主义与教育》《设计教学法》。杜威反对传统的以教材、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提出基本主张:(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地增长。(3)学校即社会。(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6)从做中学,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经验。

    52.马.......主义教育学:(1)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1917年)是最早以马.......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2)1939年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3)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53.文化教育学: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

    54.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行为取向的课程目标、生成性课程目标、表现性课程目标。

    55.行为取向的课程目标:以泰勒和布卢姆为代表,该目标就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控制、激励、评价的功能。

    56.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1)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技能领域。

    57.生成性课程目标:以杜威为代表,该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

    58.表现性课程目标:该目标取向来自艾斯纳,认为除了行为目标外,还应当有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重点不是放在特定的行为上,而是放在认知灵活性和高级心理过程上,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从事某种活动得到的结果。该目标取向的课程只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是开放的。

    59.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4)理论与实践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7)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60.教学组织形式:(1)概念: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制度和程序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2)个别教学制是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

    61.教学模式的概念: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软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其特点有完整性、筒约性、操作性。

    62.程序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指让学生按照一定程序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技巧的过程程序化,对学生按程序进行独立的、个别化的教学,(2)代表人物:斯金纳。(3)基本原则:小步子、及时强化、自定步调、积极反(强化)。(4)程序教学模式属于个别化教学。

    63.发现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以间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行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最根本的地方在于让学生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来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2)代表人物:布鲁纳。(3)基本步骤:问题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一总结提高。

    64.掌握学习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该模式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所有学生都能学好。主张教学应该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帮助以及额外的学习时间,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2)代表人物:布卢姆。(3)基本程序:①定向教学目标。②单元掌握。③形成性测验。④终结性测验。

    65.暗示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指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该模式认为,有意识和无意识是不可分割的,暗示是环境和个人之间一个经常存在的不知不觉的交流因素,能产生巨大的“熏陶”作用。(2)主要目标: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以充分发展自我。(3)代表人物:洛扎诺夫。(4)基本程序:①入境(通过对话、游戏进入学习氛围)。②说明内容,揭示教材。③播放音乐、朗读。④角色承担。⑤拓展活动。

    66.范例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是教师利用“范例”材料教育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2)代表人物:瓦·根舍因、海姆佩尔。(3)基本程序:①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②解释范例的“类”或“属”。③掌握规律和范畴。④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关系的经验,认识更为抽象的规律。(4)符合范例的条件:基本性(一个学科基本的知识)、基础性(从学生的基础出发)和范例性(有助于学生迁移和应用)。

    67.非指导性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学习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张“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2)代表人物:罗杰斯。(3)基本程序:①创设情境。②提出问题。③提供资源。④共同讨论。(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

    68.自主学习模式:(1)基本含义:该模式非常注重元认知的调节,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任务进行加工,最后生成学习结果。其理论基础是信息加工理论。(2)代表人物:巴特勒。(3)基本环节:①设置情境。②激发动机。③组织教学。④应用新知。⑤检测评价。⑥巩固练习。⑦拓展与迁移。

    69.抛锚式教学:(1)基本含义: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2)理论基础:建构主义。(3)基本环节:①创设情境。②确定问题(抛锚)。③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线索)。④协作学习(学生讨论交流)。⑤效果评价(随时观察并记录)。

    70.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在信息化环境中,该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或家里预先通过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课堂上师生开展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这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日渐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2)主要特点:①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有针对性。②教学信息清晰明确。③重新建构学习流程。④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71.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1)传递一接受模式。(2)示范一模仿模式。(3)情境一陶冶模式(情一知互促模式)。主张利用有意识和无意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4)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5)问题一探究模式(引导一发现模式)。(6)目标一导控式。

    72.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是一种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或掌握知识与能力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73.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和发晨:(1)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我国,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率先采用班级授课制。1903年的《癸卯学制》以法令的形式将之确定下来,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厂。

    74.班级授课制的特点:(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差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3)按时授课。

    75.班级授课制的评价:(1)优点:①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②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③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④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⑤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教育的作用。⑥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缺点:①过分整齐划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②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实践性不强,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容易造成理论脱离实际。③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⑤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⑥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76.班级授课制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1)概念: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2)适用范围: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衣村以及偏远地区。(3)主要特点: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

    77.班级投课制的辅助形式:(1)个别教学。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2)现场教学。它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通常需要有关现场人员的参加。

    78.其他教学组织形式:(1)分组教学。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纵观各国的分组教学,其类型有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等。(2)道尔顿制。又称“契约式教育”,由美国教育实验家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特点是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3)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4)设计教学法。也叫单元教学法,它注重学生的自学,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5)贝尔一兰卡斯特制。也称为导生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仍以班级为基础,但教师不直接面向班级全体学生,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后由他们中间的饺饺者,也就是“导生”去教年幼的或成绩较差的学生。

    79.当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20~30人)。(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3)多样化的座位撸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秋田型、马蹄型、圆型、模块型)。(4)探索个别化教学。

    80.教学方法的概念: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为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81.教学模式的概念: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软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其特点有完整性、筒约性、操作性。

    82.程序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指让学生按照一定程序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技巧的过程程序化,对学生按程序进行独立的、个别化的教学,(2)代表人物:斯金纳。(3)基本原则:小步子、及时强化、自定步调、积极反(强化)。(4)程序教学模式属于个别化教学。

    883.发现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以间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行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最根本的地方在于让学生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来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2)代表人物:布鲁纳。(3)基本步骤:问题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一总结提高。

    4.掌握学习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该模式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所有学生都能学好。主张教学应该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帮助以及额外的学习时间,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2)代表人物:布卢姆。(3)基本程序:①定向教学目标。②单元掌握。③形成性测验。④终结性测验。

    85.暗示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指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该模式认为,有意识和无意识是不可分割的,暗示是环境和个人之间一个经常存在的不知不觉的交流因素,能产生巨大的“熏陶”作用。(2)主要目标: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以充分发展自我。(3)代表人物:洛扎诺夫。(4)基本程序:①入境(通过对话、游戏进入学习氛围)。②说明内容,揭示教材。③播放音乐、朗读。④角色承担。⑤拓展活动。

    86.范例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是教师利用“范例”材料教育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2)代表人物:瓦·根舍因、海姆佩尔。(3)基本程序:①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②解释范例的“类”或“属”。③掌握规律和范畴。④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关系的经验,认识更为抽象的规律。(4)符合范例的条件:基本性(一个学科基本的知识)、基础性(从学生的基础出发)和范例性(有助于学生迁移和应用)。

    887.非指导性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学习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张“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2)代表人物:罗杰斯。(3)基本程序:①创设情境。②提出问题。③提供资源。④共同讨论。(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

    8.自主学习模式:(1)基本含义:该模式非常注重元认知的调节,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任务进行加工,最后生成学习结果。其理论基础是信息加工理论。(2)代表人物:巴特勒。(3)基本环节:①设置情境。②激发动机。③组织教学。④应用新知。⑤检测评价。⑥巩固练习。⑦拓展与迁移。

    89.抛锚式教学:(1)基本含义: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2)理论基础:建构主义。(3)基本环节:①创设情境。②确定问题(抛锚)。③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线索)。④协作学习(学生讨论交流)。⑤效果评价(随时观察并记录)。

    90.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在信息化环境中,该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或家里预先通过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课堂上师生开展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这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日渐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2)主要特点:①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有针对性。②教学信息清晰明确。③重新建构学习流程。④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91.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1)传递一接受模式。(2)示范一模仿模式。(3)情境一陶冶模式(情一知互促模式)。主张利用有意识和无意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4)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5)问题一探究模式(引导一发现模式)。(6)目标一导控式。

    92.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1)根据指导思想不同,教学方法可归并为注入式和启发式两大类,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2)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当代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3)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单从形式上去加以判断。

    9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主零有演示法和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和实践活动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5)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主要是欣赏法。

    94.讲授法:(1)含义: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学生传投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晨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最主要、最古老、最常用)。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2)基本要求:①讲投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首要条件)。②讲投要有系统性和启发性。③讲投方式要灵活多样。④讲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

    95.谈话法:(1)含义:亦叫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恩维活动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包括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2)基本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要讲究提问艺术,善于启发诱导。③要做好归纳、小结。

    96.讨论法:(1)含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补充或争论,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的方法。讨论法容易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发展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讨论法在高年级运用较多。(2)基本要求:①做好讨论前的准备。正确选择讨论课题,指导学生收集材料。②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独立思考,联系实际发表意见。③做好讨论后的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展时

    97.练习法:(1)含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或课外作业,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2)基本要求:①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②合理安排练习,及时检查和反馈。③练习方式要多样化。④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

    98.发现法:(1)含义: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2)基本要求:①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②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③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99.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教学的重难点。(3)课程性质和特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100.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2)六步教学法——魏书生。教育的关健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3)尝试教学法—邱学华。主要特点:“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4)愉快教学法——倪谷音。(5)成功教学法——刘京海。基本要素:积极的期望要求、成功的机会、鼓励性评价。

    相关文章

    热门攻略